关于深化党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时间: 2020-07-15 

进一步深化党史研究问题,既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关于党的历史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实际行动,又是对党史工作总体布局和发展思路的丰富充实。在党史工作登上新起点,面临新形势,承载新使命的新情况下,进一步深化党史研究,推动党史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时不我待的紧迫任务。

充分认识进一步深化党史研究的重要意义

一、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对党的历史的研究。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都在不同时期对搞好党史研究作出过重要指示,为开展党史研究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动力。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对新形势下党史研究工作作出新部署、提出新要求。在2010年召开的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专门用一个部分的篇幅,对“坚持实事求是研究和宣传党的历史”作出深刻阐述。2011年和2012年,习近平同志又两次对此作了强调。我们要按照中央领导同志的要求,从多方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提供历史借鉴和启示,充分发挥党的历史对理论创新的推动作用、对党和国家决策的资政作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从党史工作自身来看,党史研究始终居于基础的、核心的地位,是党史部门的主要业务和立身之本。整个党史工作做得怎么样,关键是看党史研究搞得怎么样、水平高不高、成果多不多。从实现党史工作根本任务来看,无论资政还是育人,都要以深入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离开党史研究,党史资政育人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近年来,我们抓住纪念党史重大事件和党史重要人物的契机,突出做好党史研究成果的转化利用,党史学习教育和党史宣传开展得有声有色、卓有成效。这是我们抓住机遇、借梯上楼,全面协调推进党史工作的结果,更是此前几年甚至更长时间里几代党史工作者所取得的党史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进一步证明了党史研究对于推动整个党史工作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一方面,现有的党史研究的精品力作还不够多,党史研究成果的质量和数量与党的伟大历史、与成千上万共产党人付出的牺牲和作出的贡献、与党在人民中的崇高威望相比较还不太相称,与中央要求和人民期待也不太相称;另一方面,未来几年,党史重大纪念活动还会接踵而至,特别是纪念建党95周年在三年后就要到来,纪念建党100周年在八年后就会到来,要把这些纪念活动的党史宣传工作做好,就需要我们党史部门有新的作为,有大的作为,不能吃老本、炒冷饭,必须从现在起就把深化党史研究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厚积才能薄发,基础牢方能后劲足。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加强党史研究的重要意义,统一思想、见诸行动,坚持不懈把深化党史研究作为第一位任务抓紧抓好。

二、准确把握进一步深化党史研究的目标任务
坚持不懈抓好深化党史研究这个第一位任务,必须始终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党性原则和科学精神的统一,尊重历史研究的客观规律,统筹谋划、突出重点,努力拓展研究领域,创新研究方法,提升研究水平,多出研究精品。

今年是新一轮深化党史研究的启动之年。要经过5至10年努力,实现研究成果更加丰硕、研究队伍更加壮大、党史工作影响力更加突出三个方面的目标。成果方面,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研究为重点,不断深化对党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基本经验、光荣传统的研究,加强党史基础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努力推出一批质量好、水平高、权威性强的党史基本著作以及编年史、专门史、重要党史读物、重大党史专题、党史基础理论等研究成果。队伍建设方面,努力造就一批在全国党史学界和思想理论界有较大影响的党史大家名家,培养一批中青年党史研究领军人物和学科带头人,不断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形成合理的学术梯队和人才梯队。影响力方面,努力使党史研究成果更加具有唯实求真的科学精神、鲜明深刻的思想内涵、新鲜活泼的语言风格,从而更加具有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更好地服务大局,更多地赢得群众。

深化党史研究,要以中央党史研究室为龙头,既发挥表率和带头作用,又加强业务指导力度;要以省级(含副省级)党史部门为重点,推动各级党史部门共同参与、共同提高;要以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为纽带,推动“三支队伍”发挥各自优势,形成整体合力,努力成为深化党史研究的生力军,不断提升党史研究的整体水平。